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

斥资12亿美元!中国公司进军印尼煤炭气化项目

发布时间:2025-08-05来源:出海港、印中商务中心

INDONESIA
 
 
 
 
 
斥资12亿美元!中国公司进军印尼煤炭气化项目
 
 
投资信号:中企抢滩印尼煤化工蓝海
 
 
 

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(ESDM)8月1日透露,一家中国投资者正与印尼私营企业洽谈合作,拟投资约12亿美元开发煤炭气化制二甲醚(DME)项目。这项合作若落实,将有望打破该领域长期停滞的局面,并大幅降低印尼对液化石油气(LPG)的依赖。

 
 
拟引入中资,助力项目重启
 

该煤炭下游项目原由国有矿业公司PTBA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(Air Products)合作推进,后者于2023年退出计划,导致项目一度停滞。目前,能源部正积极推动重启,并已向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提交了包含多个煤化工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,总价值达164万亿盾。

能源部矿产与煤炭总局局长特里·维纳尔诺在“2025年雅加达能源与矿产论坛”上表示,来自中国的企业是当前DME项目的潜在合作方之一。该项目内部收益率(IRR)已超过15%,具备良好的投资吸引力。

 
 
 

“目前不便透露企业名称,但项目资金将完全由企业自筹,政府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。”

 
 

特里表示。

 
技术成熟,回报可观
 

据介绍,该中资企业具备利用低热值煤炭进行DME生产的成熟技术。能源部认为,该方案在多轮遴选中脱颖而出,显示出较高的经济可行性和可复制性。若项目落地,将成为推动印尼煤炭下游产业转型的重要范例

印尼目前年均LPG需求达800万吨,其中逾八成依赖进口。

能源部希望通过本土DME产业的建立,实现能源替代与价格稳定,缓解民众燃气开支压力。

 
巩固中国在印尼投资地位
 

若该投资落实,中国大陆将在印尼外商直接投资(FDI)领域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。据印尼官方数据,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对印尼投资达36亿美元,仅次于香港的46亿美元,而新加坡则以88亿美元位居首位。

 
 
 

该DME项目的推进不仅契合印尼能源战略目标,也展现出中国企业对东南亚能源转型机遇的敏锐洞察与长期布局。

 
 
 
深化中印能源与煤炭加工交流合作
 

此前,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(ESDM)曾透露,已有四家中国公司表达出对印尼煤炭气化制二甲醚(DME)项目的浓厚兴趣。

DME作为清洁替代能源,可有效减轻印尼对液化石油气(LPG)的进口依赖,契合总统普拉博沃提出的“Asta Cita”能源安全战略。政府也已邀请国有矿企PT Bukit Asam(PTBA)参与项目合作,并加强对采矿企业下游开发责任的监管。

中企参与被视为推动印尼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,预计未来印尼将深化与中方在清洁能源和煤炭下游加工领域的合作。

投资信号
 
 
中企抢滩印尼煤化工蓝海
 
印尼能源转型释放政策红利,中企正当其时

印尼政府大力推动“能源进口替代+煤炭资源下游化”战略,DME(液化石油气替代品)成为政策重点方向。中企应密切关注印尼能源结构转型及下游延伸布局,如煤制气、煤制油、绿色氢、清洁能源等,提前卡位具政策导向的赛道。

 
项目IRR超过15%,投资回报具有吸引力

对于拥有成熟技术、产业链管理能力的中国企业而言,在印尼复制高回报能源产业链项目具备现实可行性。建议通过自建或合资模式实现利润最大化。

 
国企合作不再是唯一选项,私营对接空间扩大

此前印尼DME项目主要由国企PTBA推动,但此次中国企业直接与印尼私营企业对接,且项目完全由企业自筹资金,政府不参与投资。表明中资在印尼能源投资中逐步摆脱“国企对国企”路径依赖

文章来源:出海港、印中商务中心

在线咨询

微信咨询